鲜网vip小说

繁体版 简体版
鲜网vip小说 > 狐妖下山捉鬼 > 第12章 三年前

第12章 三年前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景元十一年。

宿州城方圆千里内,大到河流湖泊,小到池塘水渠俱是一片干涸之景,土地上布满龟裂的痕迹,田地里的庄稼成片成片干枯死亡,满目疮痍。

城外百姓四处挖找野菜野草充饥,城内到处都是死尸,人们脸色发黄,嘴唇干裂发白,有哭哭啼啼的妇人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同别家交换,易子而食,一幅人间炼狱之景。

……

林明堂这日收到宿州百姓写的联名检举信,信上通篇言之凿凿。

景元九年宿州大旱,景元十年农田颗粒无收。

当地官员沆瀣一气,不开仓赈灾便罢了,竟还提高赋税,弄得宿州饿殍遍地,好不凄惨。

林明堂看完信,气得两手发颤,几乎拿不稳那几页薄薄的纸,最后忍不住怒骂道:“混账东西,一群混账东西!这帮酒囊饭袋,大旱三年竟无人报予朝廷,这是要置宿州百姓于死地吗?”

刘氏端着莲子羹走进来,见林明堂正在发火,便轻轻将羹汤摆在桌上,柔声劝道:“老爷,您消消气,若朝中无人包庇,那些地方官有天大的胆子,也不敢瞒着,恐怕背后之人……”

林明堂心知肚明,宿州当地官员向来以李煌为首。

而李煌乃当今丞相秦荣的得意门生,宿州之事兴许也是秦荣默许的,如若不然,即便李煌胆大包天,也不敢做出此等丧尽天良之事。

他不是不懂其中的利害关系,可人在做天在看,难道要他眼睁睁看着宿州百姓都死绝?

若真是如此,那他这个通政司参议,又有何颜面活在世上?

既不能为民请命,还不如摘下乌纱帽,告老还乡!

林明堂十年寒窗苦读,一朝高中,却由于为人迂腐,官场沉浮数年,还只是个五品参议,大事小事仍要看上面的通政使脸色行事,而这位通政使好巧不巧偏偏也是秦相的人。

秦荣官拜一朝之相,不过他名声奇臭,连街头黄口小儿都晓得大舜出了个秦贪官,可惜龙椅上那位对此视而不见,以致于朝堂上半数官员都倒向了秦荣。

曾有位清流御史实在看不过眼,早朝时参了秦荣一本,第二日便被罢官,回乡途中遇上劫匪,至今连尸体都没能找全,足可见秦荣在大舜朝是何等权势滔天。

林明堂年少时才华横溢,更是立下宏志,入朝后要做个好官清官,可惜官场黑暗,他不站队便只能被排挤,多年为官,除了两袖清风外,仅剩碌碌无为。

官场混迹多年,只得了个五品通政司参议的官职,掌内外章奏、封驳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。

底下的百姓有冤屈,他初时看到还义愤填膺,结果递上去的折子往往石沉大海毫无回音,久而久之,便也习惯下来,再多的棱角也被磨平。

可今日之事,他实在是忍无可忍!

宿州大旱这样的大事,那些人竟瞒了三年之久,可想而知,其间有多少百姓在这场天灾人祸里含冤而亡!

可还没等林明堂缓过神来,府上的王管事便进来禀报,“老爷,相爷府上的秦管事奉命来给老爷送信。”

林明堂听着下人的话,也没抬头,揉着眉心,吩咐道:“把信拿来。”

王管事恭恭敬敬将信递过去,林明堂拆开一看,信笺上只书两个大字“相府”,他眉头皱得更紧,与王管事说道:“请送信之人进来。”

“是,老爷,小的这就去请。”

王管事应声退下,不一会儿,便领着相府秦管事进来。

“小人相府秦管事,见过林参议。”

秦管事怎么说也是相府管事,平日里在府里迎来送往的,甭管官职大小,只要人进了相府,见了他都是和和气气的,毕竟宰相门前七品官嘛。

如今他也不觉得自己需要对一个小小五品通政司参议和颜悦色,于是进来就把腰板挺得笔直,直接略过了行礼的流程。

林明堂懒得同一个奴才计较,毕竟打狗还要看主人,他直接问道:“秦管事,不知相爷找下官有何要事?”

秦管事呵呵一笑,说道:“林大人,听说您收到了宿州递来的折子?”

林明堂心中愤慨,奈何他也不想得罪相府的人,强忍着怒气回道:“确有此事,相府可真是消息灵通啊,林某拆信才不过半个时辰的工夫,秦管事你后脚便到了。”

“小的也不瞒您,便直说了,相爷派小的来向林大人转达一句话。”

秦管事瞅了瞅屋里的摆设,在相府待了半辈子,什么好东西没见过,这屋子里的摆件一看就是赝品,还十分粗劣,心知这趟不会有什么油水,想着赶紧说完赶紧走。

“请讲。”林明堂有些不耐烦。

“我家相爷说,有些时候,有的事情,还是缄口不言为好,否则只会惹祸上身!话已带到,小的这就回去复命了,林大人,告辞。”秦管事开门见山把话带到,也没多看林明堂一眼,转头就走了。

林明堂脸色铁青,将相府送来的信撕碎了扔到地上,“真是岂有此理,奸臣祸国啊!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金銮殿内,百官跪地行礼。

皇帝端坐在雕着五爪金龙腾云的龙椅之上,说道:“众位爱卿,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。”

御史中丞起身后,从一众大臣中走出来,遥面圣上,手持玉笏拜了一拜,说道:“陛下,微臣有事启奏!”

“爱卿请讲。”

御史中丞斟酌片刻,正气凛然地说道:“陛下,昨日微臣听闻相府管事到通政司参议林大人府上送请帖,不承想竟撞见林大人家中下人收受地方官员贿赂……”

秦荣从始至终未发一言,眼眸微垂,老神在在。

皇帝面上不显,心知又是秦荣陷害忠良的把戏,耐着性子问道:“真有此事?”

御史中丞毫不犹豫地指证:“回陛下,此事千真万确!”

“嗯?”皇帝饶有兴致地问道:“既是相府管事撞见的,那爱卿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?”

御史中丞愣了一下,但反应还算快,“下官昨日回府途中正巧遇见相府秦管事,见他行色匆匆从林大人府上出来,便喊住询问了几句,陛下,臣所言句句属实,望陛下明鉴。”

皇帝看向站在队伍最末端的林明堂,问道:“林参议,可有此事?”

林明堂一听有人弹劾自己,心知不妙,万分肯定这是秦荣栽赃陷害,却又无可奈何,听皇帝点名质问,他立马跪下,忐忑不安地道:“陛下,微臣府上绝无此事,望陛下明察!陛下,宿州……”

还不等他说完,御史中丞打断道:“陛下,一个下人怎敢收地方官员的钱财?微臣怀疑钱财根本就是林大人授意收取!”

林明堂的直属上司通政使站出来说道:“是老臣失察,请陛下降罪。”

“陛下,就算此事林大人被蒙在鼓里,却也难逃一个御下不严之罪!”

“陛下,切不可姑息养奸啊!”

“陛下,微臣附议!”

“陛下,臣也附议!”

……

一时间,朝堂上半数官员都将矛头对准了林明堂,皇帝看在眼里,皱了皱眉道:“林参议御下不严,罚俸半年,以儆效尤。”

“好了,此事到此为止!”皇帝若有所思地看了旁边的小太监一眼,宣布退朝,又接着道:“张太傅,你随朕来御书房一趟。”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御书房内。

皇帝摈退了随侍的宫女太监,只留下太傅张齐一人。

张齐是大舜皇帝以前的太傅,如今他登基为帝,张齐也成了帝师。

张太傅年事已高,在朝中颇有名望,但从不拉帮结派,平日朝会之时也极少发言,因此皇帝十分信任他。

皇帝此时召张太傅过来,无非是觉得秦荣在朝中太过跋扈,无人掣肘,有心打压一番,想请张太傅帮着出谋划策。

为了得到张太傅的支持,他故意流露出对秦荣的不满,直接道:“张太傅,秦荣如今越来越过分,今日他指使御史中丞弹劾林参议之事,已经毫不掩饰!”

皇帝见张齐没有回话,又接着说道:“这是明目张胆构陷忠良!什么秦管事?一个下人随口诬陷两句,连查证都不曾提,便要朕下令处置一个五品官,可恶的是满朝文武竟还大多偏向于他!”

话都说到这份上了,张齐又怎会不清楚皇帝的想法?更何况皇帝还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。

不过张齐也深知秦荣此人极难对付,于是恭谨劝道:“陛下何必动气,可知为何秦尚书要对付林参议?”

皇帝忧心张齐推诿,斟酌道:“昨日朕的影卫发现御书房小太监偷偷将一份奏折换了下去,朕命影卫悄悄寻回,一看之下,原来是林参议呈上来的奏折,里头写了宿州大旱,当地官员企图瞒天过海之事……想来今日秦荣是想敲打敲打林参议。”

其实他一直知道秦荣背着他做的那些小动作,若不是与秦荣牵扯的官员太多,他不好一网打尽,早就动手了,好不容易等来这个契机,他不想继续任由秦荣在朝中只手遮天。

张齐微微一笑,问道:“陛下可还记得微臣当年说的,帝王之术莫过于……”

“制衡之道!”皇帝眼前一亮,接下张齐的话茬,心知自己的打算瞒不过老师,便顺水推舟道:“太傅所言极是,林明堂不过是个参议,但他敢于为民请命,想来是块美玉,又恰好与秦荣不睦,提拔一番……”

见张齐笑而不语,皇帝便知此事可行,又道:“这件事还要麻烦老师助朕一臂之力。”

“微臣遵命。”张齐微微颔首,又想到秦荣毕竟势大,顿了顿说道:“陛下,切记此事不可操之过急,光禄大夫月前告老还乡,他的位置尚还空缺……”

……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这边下了朝,金銮殿外驻守的侍卫正好轮班,百官陆续朝皇宫大门走。

林明堂垂头丧气独自走在路上,心中既愤恨不平,又惶惶难安。

秦荣悠悠哉哉地走到他旁边,说道:“林大人,别来无恙啊。”

林明堂摩挲着手里的玉笏,面无表情道:“秦相爷向来贵人事忙,怎会记得我这么个小小参议?”

秦荣咧嘴一笑,并不介意对方此时的阴阳怪气,只说道:“林明堂,你可好奇为何陛下绝口不提宿州之事?”

林明堂将对方言外之意细细咀嚼一番,忽地脸色一变,惊道:“是你?!”

秦荣不置可否,只笑问:“你昨夜悄悄将折子送进宫里了?”

此刻林明堂对自己心中的猜想已经万分肯定,不由气得浑身发抖,指着秦荣道:“是你动了手脚?”

“林大人怎么说话如此难听,兴许是昨夜御书房送折子的王公公不小心漏掉了呢?哦,对了,真不凑巧,我府上的秦管事你昨天见过了吧?说起来,秦管事还是王公公的侄子呢,这回怕是叫林大人失望了吧?”

大权在握,宫中不乏他安排的人,一个参议能翻起多大的浪花?

那折子他的确想拦下,若林明堂识趣,他也不介意给点好处,可惜这人冥顽不灵!

不过即便真的递进宫去,能不能送到圣上手里,还不是他秦荣一句话的事。

见林明堂气脸色忽青忽白,秦荣又说道:“早就警告过你,不该说的话不要说,不该管的事别插手,你说是不是,林大人?”

“秦荣!你将宿州百姓置于何地?你会遭报应的!”林明堂气极,扔下这句话便拂袖而去。

周围的官员都在窃窃私语。

“惹恼秦相爷,林参议恐怕在朝堂待不了多久了。”

“蝼蚁尚且偷生,这林明堂纯粹找死……”

“看来我等要离他远点,若是被相爷迁怒,恐怕……”

……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林明堂气冲冲回到府上,未曾用膳,便把自己关在书房中,直到夜深才回房。

刘氏尚未歇息,见林明堂进来,便起身为他宽衣。

林明堂只着一件白色里衣,也不上床歇息,而是坐在床沿,手指一下又一下地揉着额间,似乎头痛不已。

刘氏见状便半蹲于床边,俯身为林明堂捶起了腿,并柔声问道:“老爷这是怎么了?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