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蹄轻疾而过城中街道,八百精锐军跟随竹墨快速出城,百姓只看见扬起的灰尘,他们纷纷驻足观望,这不是传言战死沙场尸骨无还的战神将军?原来真的是他回来了,没有战死,活着回来了,这下什么王造反都不用担心。
竹墨已经成为这个王朝神一般信仰的人物,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安定的象征。战乱不会干扰到百姓的生活,有他在,这些都会停息。
大都与青州相隔不远,要不然当初瘟疫蔓延,大都惶恐。实在是隔得太近,棣株当初把凌王安排在青州也是担心他造反,十万御林军在大都四周,招呼他就是早晚的事情。
竹空空心挂原臻一家,她恢复六识的时间太短,没办法第一时间去保护他们。现在只想赶紧到他们身边。所到之处不战而胜,均投降没有任何敢反叛的迹象。明州城门紧闭,楼上空无一人。
中将上前道,“将军,不如让我带些人去探探情况?”
竹墨点点头。
一百人攀岩迅速上城墙内,约莫一个时辰后才从里面打开城门,中将最先出来,他脸色惨白,说话声音在抖,“启禀将军,里面空城,我们不如安营扎寨等大军到了再去青州?”
竹墨阴沉地看着中将,“说真话!”
中将跪着,说不出话,竹墨心道不好,她立刻策马进城,满眼的尸体,整个明州被屠城。全城确实空无一人,全是尸体,刚刚进来探路的士兵奉中将之命去原府清理,担心竹将军见了会受不了。这边天气阴冷,尸体都还没发臭,城中的人也死了好多天。
整个原府大宅敞开,士兵们正在抓紧给尸体穿衣服,纵使他们训练有素也没有见过这么残忍的场面。
竹墨走进来,士兵们清理的场面已经不是当初的样子,她身经百战,看一眼都知道这些人怎么被杀怎么被虐待的。她曾经对待穷凶极恶的歹徒这么做过,是为了震慑那些想继续为非作歹的人。可殷熙这个老匹夫对待手无寸铁的百姓都用这种方式,可见其弑杀变态。
原家所有的亲族加仆从共计一百零八人,全部被虐杀,被扒光衣服,用削尖的木棍从□□穿插过去制成鱼干,曝尸外面。
原氏夫妻和原宝在正堂中央外面挂着,士兵们最先处理他们的尸体。就是担心竹将军见到会承受不住。
竹墨看着躺地上盖着白布的三具尸体,纵然她见过无数死尸,杀过无数敌人,在战场上为审问细作出过极刑,她都不曾心软过,这样的伤痛真的扎到亲人身上,她才从头到脚感受害怕和绝望,她第一次有这么深刻的感受。师傅过世她恨屠魔,发誓报仇,博斐被大祭司伤,她也发誓报仇。她会恨,但没有感受过害怕跟绝望。这次,她想哭都哭不出来。
整个明州被屠城的消息传到大都,所有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。大都没有任何潜伏的细作放出消息。博斐头皮发麻,他都没办法相信自己的情报网居然被殷歧全面控制。殷歧是怎么做到瞒天过海的?能把这么残忍的事情隐瞒下来?甚至七星卫的情报网,都得不到明州被屠城的消息。
殷和在勤政殿穿好戎装准备出发,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愣是坐半天没动,他怔怔地问大监,“竹将军可还好?”
大监道,“三天滴水未进,跪在原家守孝。”
“原臻在死的人里面吗?”殷和抱着希望地问
大监哭着说,“陛下,他要是这样死了倒也是解脱,反贼会怎么对他,谁敢想象?”
殷和若不是九五之尊,听到这样的回答都坐不住瘫倒。宫女过来报,说太后听闻原家惨状当场昏死过去。现在太医院都去会诊,问陛下可要去探望?
太后醒来看见殷和就是死死握住他的手,愤恨地说道,“皇帝,哀家要殷熙殷歧血债血偿。”
最先出现在原氏夫妇灵堂的是林惠,他出海回来了。他出海前的皇帝还是殷炽,当初出海也是昭告周边小国,大皓朝新主登基,更改国号。现在不需要寻找文允帝,殷和也没打算再支持他出海,他的出海事业估计没有以后。
殷和第一时间传旨他来拜祭原氏夫妇,宽慰竹墨。竹墨在灵堂边跪着烧纸,原家的亲族被屠戮殆尽,远亲在江南七州四散,竹墨叫手下带信吩咐他们赶来明州扶棺回乡。礼部的人也奉皇命来安排原氏夫妇的身后事。
林惠在灵前磕头,竹墨磕头回礼,林惠起身象征性扶她。若不是竹墨杀罡性太大,气场太强,整个灵堂和原府都会显得格外凄惨。没有一个亲人披麻戴孝,这个家族等同消失。
所有的语言都显得单薄,林惠是从最底层的炼狱厮杀出来,他清楚这里面的残忍性。竹墨面无表情地烧纸,看不出她的悲伤与愤恨,不爆发的情绪这才是最可怕的。
林惠换上孝衣,陪着竹墨跪着烧纸,来人拜祭,他们磕头回礼。也没有什么人来,带来的兵都在整理尸体,清理城区。
林惠说道,“殷歧的细作渗透整个大皓朝的情报网,这次明州惨案把他们彻底暴露。陛下雷霆震怒,七星卫、大理寺和监察司都参与进来,我们会尽快地把他们连根铲除。”
竹墨烧纸不说话,林惠依旧对着她自言自语,“整个城区在进行火药炸药的排查,待完全安全后陛下的亲征大军就会到,陛下这次带了三万兵马,是太后不放心,死谏陛下才同意。殷熙这个老匹夫他这大脑不知道怎么想的,青州一带包括明州都是他的地盘,哪有造反先杀自己子民的道理。殷歧有这样不靠谱的爹,他想当皇帝的心也就只有留下辈子。”
竹墨冷冷冒出一句话,“他们没有下辈子。”
林惠听她说这句话,就感到阴风阵阵。
三日后,大军到达,殷和携文武百官拜祭原氏夫妇,竹墨磕头回礼。殷和搀扶,派原氏几个远亲代替竹墨烧纸磕头回礼守灵。
竹墨跪拜皇帝道,“臣幼年孤苦无依,受原家养育教育之恩,无以为报。原家今日蒙难,臣悲痛难忍无法出征。陛下身边强兵勇将甚多,此去青州定可擒拿反贼,替原氏报仇。头七过后,臣与原氏远亲扶棺回乡,为父母丁忧三载,请陛下恩准!”
在场的人都很是震惊,这不是睚眦必报战神的作风,丁忧三载是大皓朝尚父母的规矩,可仅限亲生爹娘,一般官员丁忧后真的是啥都变了。很多官员都不想丁忧,时间太长。可这规矩是太/祖定的,也没人敢直谏言改。而且言官大多以此攻扦没有丁忧的文臣武将,比如文臣之首柳时明,他父亲得知棣株夺得帝位,气地大骂棣株是逆臣贼子三声后倒地身亡,棣株不允许柳时明为他父亲丁忧发丧。柳家其他男性代他厚葬其父亲。这件事也就成了他在朝中掌权的隐患。
殷和无法拒绝竹墨,他用力扶起竹空空,说话都带讨好商量的,“孤知爱卿丧亲心痛,现在殷熙造反,殷歧在大都渗透太深,孤没有太多可信之人,需要你的帮助,原氏是你的养父母,为他们丁忧一年,孤在皇亲国戚中找几个孩子过继为原氏后人,为他们祭祀百年,如何?”
竹墨保持沉默,殷和就当她答应。真是担心她身体,也担心孩子,万一有个闪失可怎么好。现在看,竹墨除了脸色苍白点,其他都无碍。
军营大帐内,殷和细细地问带来的御医,诊断的竹将军她身体如何?御医支支吾吾道,“身体恢复得还可以,没有受寒受冻的迹象。竹将军体力本就比常人要好,养个半月就没事的。”
殷和听出这话有其他意思,“孩子怎么样?”
御医扑通跪下道,“没了,号脉没了。”他知道子嗣对皇帝的重要性。
殷和眼中带泪地苦笑,心里无比悲痛地喊道,“她这是恨上所有姓殷的,包括我,其子怎可留?”
就如竹空空所言,这次御驾亲征是帝王伐道之气,不费一兵一卒,兵临城下的时候,青州就挂白旗投降。殷熙首先就站出来投降,他任由天玑卫捆绑自己,口里还喊着,“投降,投降,不要杀我,我是皇帝的亲叔叔,侄子不能杀叔叔。”
殷和问徐良,“殷歧找到了吗?”
徐良摇摇头。
暗探和七星卫全部出动,没有任何殷歧的踪迹。殷和想到,这个殷歧一定是藏我眼皮底下的,殷熙暂时不能杀,关入大牢,引出殷歧的条件还是有的。
棣株在位时,东宫太子跟凌王他们之间相斗多年,殷歧比殷和年长十几岁,自然朝中根基要稳定很多。后来殷和的爹一门心思想害死殷和,给了殷歧大把的机会渗透朝廷。想想可悲,造成这样的结局都是内斗。果真敌人从外面杀进来是杀不死的,里面杀起来才真离死不远。